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安于泰山是什么意思?典故出处介绍

位置:首页  »  国学百科  »  安于泰山是什么意思?典故出处介绍
日期:2023-04-03 21:17热度:加载中...

安于泰山是什么意思?典故出处介绍

安于泰山这个成语的意思其实和稳如泰山是一样的。其实有很多成语从古代到现代,意思没有变但是字可能会改动一些,而且古代人不像我们只用同一个成语,只要是文人就可以自己发明成语,而且俗话说得好文人相轻,可能大家都互看不上别人用的成语呢,所以怎么样也要改几个字不过意思大致还是相同。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安于泰山的意思还有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安于泰山是什么意思?典故出处介绍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出自《三国志·袁绍传》,时间是在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故事的主角是时任冀州牧的韩馥及时任勃海太守袁绍的两个谋士高干和荀谌,但收益的则是袁绍。原文是这样的:

会卓西入关,绍还军延津,因馥惶遽,使陈留高干、颍川荀谌等说……谌曰:“公孙提燕、代之卒,其锋不可当。袁氏一时之杰,必不为将军下。夫冀州,天下之重资也,若两雄并力,兵交于城下,危亡可立而待也。夫袁氏,将军之旧,且同盟也,当今为将军计,莫若举冀州以让袁氏。袁氏得冀州,则瓒不能与之争,必厚德将军。冀州入于亲交,是将军有让贤之名,而身安于泰山也。愿将军勿疑!”馥素恇怯,因然其计。

安于泰山是什么意思?典故出处介绍

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时值关东诸侯讨董,董卓被迫逃往长安,袁绍则回军延津,图谋夺取冀州。为此,袁绍与公孙瓒密谋,以共同瓜分为由邀请公孙瓒进攻韩馥。公孙瓒当即答应,并向冀州发动进攻。韩馥疲于应付,狼狈不堪。袁绍一看时机成熟,立即率领大军从河内进至延津一线,对韩馥形成夹击之势,这更让韩馥惊恐异常。

看到时机成熟,袁绍便派谋士高干和荀谌来到邺城,向韩馥提出了一个荒唐的要求:要韩馥将冀州让给袁绍。荀谌是这样对韩馥说的:“公孙瓒统领燕、代两地的军队,锋芒势不可挡。袁绍又是当今豪杰,虽然寄寓冀州,但却对不会屈居将军之下。将军所辖的冀州,历来是中原地区的战略要地。袁绍和公孙瓒竭尽全力发动进攻,冀州必定失守,将军的性命也将难保。

安于泰山是什么意思?典故出处介绍

在这两个对手当中,袁绍是您的老朋友,又是讨董联军的统帅,与您是同盟。按照目前的形势,您不如将冀州让给袁绍。袁绍得到冀州,公孙瓒无法与之抗衡,如此一来袁绍避让会对将军心存感激,而将军主动让出冀州,也会享誉天下。不仅冀州从此太平,将军的身家性命也会得到保障。”

听完荀谌的这番话后,韩馥最终终于将冀州拱手相让,冀州落入袁绍之手,从此成为河北霸主。而韩馥的结局非常悲惨,儿子被旧部朱汉打断双腿,自己被迫逃往陈留郡,最终在惊恐之下自杀身亡。这便是著名的“让冀州”。

安于泰山是什么意思?典故出处介绍

本文要说的这个成语叫做“安于泰山”,与另外一个成语“稳如泰山”意思很类似,意为像泰山一样不可动摇。不过,这个成语并非荀谌首创,而是出自《汉书·枚乘传》,原文是“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为什么荀谌的一番话便能让韩馥放弃冀州呢?这个问题令很多人疑惑,其实这不但与当时冀州内外的复杂形势有关,韩馥性格怯懦、心存侥幸才是最大的原因之一。

【相关文章】

安于泰山是什么意思?典故出处介绍

标签:安于泰山  典故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16694.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